比賽形式
個人或團體(僅限2人)參賽
Youthmaker“少年創客”科技挑戰賽(Youthmaker Technology& Science Fair)活動鼓勵青少年參與工程設計、項目實踐及科學實驗,完成具備原創性與社會價值的科技、科研項目。學術活動以開放性、專業性、國際化為準則,將“創造力”放置在一個國際學術語境中,挖掘青少年的科技能力素養,培養提升青少年“Explore Everything”的科研精神,激發社會關懷的科研熱情。
學術活動將學生和實現創造力之間的鴻溝打破成四個模塊:設計,想象,邏輯,實現,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理想化的創造平臺,控制硬性阻力中的變量,最大化的擴展青少年的想象空間,展示選手的創造力。
自2017年首屆學術活動亮相以來,學術活動吸引海內外超2000名學子的關注與參與,提交項目超過500項,邀請馬爾獎獲得者,卡內基梅隆機器人學院院長,FabFoundation 與Fab Lab 項目聯合創始人,密涅瓦大學計算科學院院長、中國長江學者等擔任專家評委。過往獲獎學生經推薦錄取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多所美國高等院校。
個人或團體(僅限2人)參賽
參賽者報名時必須年滿13周歲 參與者在項目提交階段年滿19 周歲,不會喪失參與資格 所有參賽者必須獲得家長或合法監護人的同意
個人參賽者注冊:以個人郵箱及一些簡單的個人信息在官網創建一個參賽賬號 組隊參賽者注冊:組內的成員都可以以個人郵箱及一些簡單的個人信息在官網創建一個參賽賬號
每年8月
每年8月-9月
每年9月
每年9月-10月
Youthmaker是一場國際、開放、專業的青少年科創盛典,也是一場關于國內教育理念、教育創新的全新嘗試。未來,Youthmaker將為國內中學教育引入更多國際教育資源,開展豐富的科創教育活動,搭建起與學校的溝通橋梁,為國內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描述所調查的問題以及假設,或是嘗試解決的問題及期待的結果
介紹參賽者在所選類別中所做的研究,以及該研究對該參賽項目的影響
詳細說明如何開展實驗或測試解決方案
說明實驗或測試是如何解答問題的,或為什么無法解答問題,以及相關結果是否達成預期
學術活動以科技能力、社會價值、表達能力、就決方案四個方面,全面評判參賽作品質量
該項目是否反映了跨學科研究的性質? 項目解決問題的難度 項目原創性
該項目如何為人類做出貢獻該研究或項目是否適用于廣泛的受眾?
如何更好地闡述項目的科學性并展現出項目價值?
項目的完成度如何?
參與線下決賽盛會,包括開放日、大師講堂及頒獎晚宴
大師教授面對面探討機會
最終大獎獲得者有機會收到大師教授的推薦信
1、參賽方式?
YouthMaker的賽制借鑒了GSF、ISEF、MIT-THINK等國際頂尖科創大賽的一般流程并予以簡化,從線上論文提交到決賽答辯采取全英文形式。
2、參賽理由?
整體賽制耗時短、流程清晰、操作簡單,對于暑期行程滿滿的留學黨來說可謂是非常方便了。
大賽介紹: Youthmaker“少年創客”科技挑戰賽(英文,Youthmaker Technology& Science Fair)活動鼓勵青少年參與工程設計、項目實踐及科學實驗,完成具備原創性與社會價值的科技、科研項目。學術活動以開放性、...
📣📣第3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申報已于3月20日開啟! 對于想走青科賽→ISEF的同學來說,目前最近的是2025 ISEF,從青科賽晉級到ISEF的時間線如下👇 在2023年10月-12月參加各區級選拔, ...
第3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申報已于3月20日開啟!對于想走青科賽→ISEF的同學來說,目前最近的是2025 ISEF,從青科賽晉級到ISEF的時間線如下: 在2023年10月-12月參加各區級選拔, 在2024年3月中下旬參加市級青...
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收官 有方學員也在賽場上斬獲佳績👍 經歷了為期大半年的層層評審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板塊的獲獎名單 已經全部公布 今年共有來自全國的442個項目入圍全國青科賽,評選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