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E中國區時間
每年3-4月開始報名提交產品報告和視頻
Student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Entrepreneurship(SAGE)賽智全球中學生創業開拓者大賽,是面向全球中學生的大型商科學術活動項目,以團隊形式開展實際的創業項目來參加比賽,旨在培養下一代企業家精神、社會責任感、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全球化視野。
SAGE相信在當今日益復雜的世界中,跨文化企業可以提高生活水平,而年輕人則是世界變革的關鍵。
在每個學年結束時,SAGE會舉辦區域性和全國性的學術活動。每支隊伍都要向評委小組提供一份四頁的書面年度報告和口頭陳述。每個國家的前兩名隊伍被邀請參SAGE World Cup賽智世界杯。
SAGE項目結合了三個關鍵組成部分:
Curriculum課程:幫助年輕人有意識的運營能解決有爭議社會問題的企業
Mentoring指導:帶領年輕人接觸相關人士
Competition競爭:讓學生書寫自己的年度總結和展示在評審也是現實企業家們面前證明自己的實力
全球問題包含了很多種,比如環境問題,能源,氣候變化等,分為兩類:
·擁有和經營社會責任組(SRB)
·擁有和經營社會企業組(SEB)
以社會問題的創新解決方式為共同的出發點,SRB(SocialResponsibilityBusiness)強調中學生項目通過產品等形式,間接地實現社會責任;而SEB組別(SocialEnterpriseBusiness)則強調其通過服務等形式,直接地實現社會責任。
中國參賽隊須知:通過SAGE中國區之后有機會參與SAGE世界杯
每年3-4月開始報名提交產品報告和視頻
SAGE World Cup注冊時間:9月1日-9月8日
由至少3名13-19周歲的學生與1名成年指導員組成
參賽隊伍向評委們分發年度報告。在評委宣讀年報的同時,參賽隊要布置設備、擺放道具等??陬^陳述開始前,評委們將對書面年度報告進行評分。
隊伍將進行口頭/音像展示。隊伍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展示自己的產品,但不能將產品遞交給評委。
問答時間。
參賽隊伍移除所有設備并離開房間,評委對此隊進行評分。
每支SAGE參賽隊伍有35分鐘的比賽時間
培養下一代企業家精神、社會責任感、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全球化視野。
1.書面年度報告的總頁數限制為4頁:
用8×11的紙張打印(或前后兩頁)違反此規定將導致團隊總分自動扣5分。參賽隊可以附上報紙文章、通訊和其他媒體的復印件,作為媒體關注的證據;演講者也可以分發個人名片。
2.賽隊有13分鐘的時間進行口頭陳述:
如果參賽隊的口頭陳述在13分鐘內結束,則問答時間將按不足部分延長。例如,如果一個團隊在12分鐘內完成口頭陳述,將有總共8分鐘的問答時間,如果一個團隊在13分鐘內沒有完成口頭陳述,將被打斷結束此環節。
3.問答環節評委要看以下幾點:
a 整體效果:根據評委的提問,總體而言,參賽選手在書面報告和口頭陳述中對所描述的業務知識表現得如何?
b平衡性:參賽選手是否都分享了他們的回答,還是只由一兩個學生主導?
c風度:學生是否對舞臺表現力有自信的、是否有很好的演講技巧?
SAGE要尋求的是把下列所有五項標準都融入到商業活動中的最佳團隊,滿分100分
銷售與市場(5分)
企業經營成果的核算與測算(5分)
戰略規劃(5分)
結構與組織管理(5分)
社會影響(20分)
新的或改進的商業模式(5分)
滿足市場或社區未滿足的需求(5分)
展示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分)
激發變革的潛力(5分)
團隊合作(5分)
繼任規劃(5分)
市場可行性(5分)
道德與誠信(5分)
服務于當地或全球社區的需要(5分)
主要業務重點服務于社區需求(5分)
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5分)
年度報告(7分)
口頭介紹(5分)
問答(8分)
1、加入賽智社對我們有什么幫助?
商業知識培訓,比賽輔導,提供資源,幫助你創立自己的企業。
賽智社在各種社團活動以及比賽中培養社員的商業實踐意識、社會責任感以及主人翁精神,增強團隊合作能力與領導力,拓寬國際視野,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實踐、展示的舞臺,為社會全方位培養高素質人才。許多獲獎者走進了諸如清華、交大、康奈爾、哥大等的國內外知名學府。
2、對比起其他商賽,賽智比賽有什么獨特的優勢嗎?
賽智與其他商業比賽最大的不同在于實踐性強。95%的商賽都是以提交商業計劃書、商業知識考試的形式。眾所周知,商業是實踐的學科。賽智比賽的難度在于需要學生運用一年的時間實際運營一個項目,體驗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且獲取社會影響力和盈利。比賽的評分標準也是圍繞著項目的實際運營成果,而非計劃書的精巧和花哨。對于想在大學學習商科的同學,賽智是一個很好的實踐機會。
3、賽智比賽最吸引的點是什么?
像真正的企業家那樣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從開始的完善一個簡單的想法、制作產品、尋找市場、對接資源、財務分析和準備材料,每一步都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去完成,而不是像一些比賽只是制作出一份企劃,要有成品并且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在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導師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會認真且客觀的分析項目的優劣勢,幫助對接資源、解決問題,最終將一個可能只是電光一閃的想法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