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F 全稱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由再生元制藥公司冠名贊助,是全球重量級的青少年科研科創賽事。
ISEF面向9~12年級的中學生,競賽學科涵蓋動物學、行為和社會科學、生物化學、生物醫學以及健康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細胞和分子生物學、化學、計算生物和生物信息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集成系統、能量:可持續材料與設計、工程機械、環境工程、材料科學、數學、微生物、物理天文、植物科學、機器人與智能機器、系統軟件、轉化醫學21個學科。每年會有1,800余位學生在地區附屬賽事中脫穎而出,獲得通往ISEF總決賽的門票,爭奪高額賽事獎金和科研榮譽獎項。
Regeneron ISEF賽題詳細介紹
研究動物和動物生命的所有方面,動物生命周期,動物彼此之間或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比如動物的結構,生理學,發育和分類,動物生態學,畜牧業,昆蟲學,魚類學,鳥類學和爬蟲學,以及細胞和動物的研究 Animal Behavior Cellular Studies Development Ecology Genetics Nutrition and Growth Physiology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ther
將工程原理和設計理念運用到藥學和生物學領域以達到醫療目的,包括診斷、檢測和治療。突出的生物醫學工程應用包括生物相容性假體的開發,各種診斷和治療醫療設備,從臨床設備到微植入物,常見的成像設備,如MRI和腦電圖,再生組織生長,藥物和治療性生物制品。 Biomaterials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Biomechanics Biomedical Devices Biomedical Imaging Cell and Tissue Engineering Synthetic Biology Other
著重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它包括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或流行病學以及對人體或精神系統的其他損害的研究和正常功能的研究,可能會調查內部和外部因素,如反饋機制,壓力或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環境影響。 Cell, Organ, and Systems Physiology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isease Immunology Nutrition and Natural Products Pathophysiology Other
主要關注與生物系統相關的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學科和技術的研究。 包括數據分析和理論方法的開發和應用,數學建模和計算模擬技術,以研究生物行為和社會系統。 Computational Biomodeling Computational Epidemiology Computational Evolutionary Biology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Computational Pharmacology Genomics Other
這是一個跨學科領域,研究細胞的結構,功能,細胞內途徑和形成, 包括在分子層面了解生命和細胞過程。 Cell Physiology Cellular Immunology Genetics Molecular Biology Neurobiology Other
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研究人類和其他動物與環境的互動中的思維進程和行為 Clinical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Other
微生物的研究,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核生物和簡單的真核生物以及抗菌和抗生素物質 Antimicrobial and Antibiotics Applied Microbiology Bacteri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Microbial Genetics Virology Other
專注于涉及運動或結構的科學和工程學的研究。 Aerospace and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Control Theory Ground Vehicle Systems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ss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val Systems Other
物理學是物質和能量以及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 天文學是對地球以外宇宙中任何事物的研究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Biological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rials Mechanics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and Quantum Physics Other
研究生化系統以外的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反應 Analytical Chemistry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Inorganic 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Other
研究環境及其對生物/系統的影響,包括生長和壽命等生物過程,以及地球系統及其演化的研究 Atmospheric Science Climate Scienc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Ecosystems Geosciences Water Science Other
電子系統的研究,通過信號和波形傳送信息,以增強通信,控制和/或傳感 Circuits Internet of Things Microcontrollers Networking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Optics Sensors Signal Processing Other
研究以及過程包含能量的生產以及/或者存儲 Biological Process and Design Solar Process, Materials, and Design Energy Storage Wind and Water Movement Power Generation Hydrogen Generation and Storage Thermal Generation and Design Triboelectricity and Electrolysis Other
開發用于演示,分析或控制過程/解決方案的軟件,信息流程或方法。 Algorithms Cybersecurity Databases Human/Machine Interface Languages and Operating Systems Mobile Apps Online Learning Other
研發智能機器,減少對人為干預的依賴 Biomechanics Cognitive Systems Control Theory Machine Learning Robot Kinematics Other
旨在通過將生物醫學科學中的新發現轉化為臨床和公共衛生用途的有效工具,促進人類健康和長壽。 Diseas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Disease Prevention Disease Treatment and Therapies Drug Identification and Testing Pre-Clinical Studies Other
研究設計或開發流程和基礎設施,以解決水供應,廢物處理或污染控制中的環境問題 Bioremediation Land Reclamation Pollution Control Recycling and Waste Managemen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ther
數字,幾何和各種抽象結構或結構的演繹研究。 Algebra Analysis Combinatorics, Graph Theory, and Game Theory Geometry and Topology Number Theory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Other
以納米顆粒,納米纖維和納米層結構的形式合成和加工,涂層和層壓材料,整體單片,單晶/多晶,玻璃狀,軟/硬固體,復合材料和蜂窩狀結構 Biomaterials Ceramic and Glasses Composite Materials Computation and Theory Electronic, Optical, and Magnetic Materials Nanomaterials Polymers Other
植物及其生存方式的研究,包括結構,生理學,發育和分類。 包括植物栽培,發育,生態學,遺傳學和植物育種,病理學,生理學,系統學和進化。 Agriculture and Agronomy Ecology Genetics and Breed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thology Plant Physiology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ther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General Biochemistry Medicinal Biochemistry Structural Biochemistry Other
以下是ISEF規定中較為重要的參賽規則。
學生需遵守科學道德(如學術誠信、實驗數據真實、環境動物保護、知識產權、生化安全等)。
所有科學研究內容需要用英語表達。
學生提交的科學研究時長跨度不超過12個月,并且2023年參賽項目研究開始時間須在2022年1月后。
學生可以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若以團隊形式參賽,每支隊伍不得超過3人。團隊可以在任何一名隊員所在地的科學展覽會參賽。
每位學生或每支隊伍只能提交一個科學研究項目,且只能參加一個ISEF授權的科學展覽會。
展示性、文獻研究總結、信息整合、闡述性項目等(demonstrations, ‘library’ research or informational projects, and/or ‘explanation’ models)都不屬于合格的ISEF科研項目。
往年研究課題范例:https://sspcdn.blob.core.windows.net/files/Documents/SEP/ISEF/2022/Resources/Sample-Project-Titles.pdf
往年研究課題和科研總結數據庫:https://abstracts.societyforscience.org/
每位學生或每支隊伍需要完成科研申請表格、科研計劃、同意書,并經由成人導師審核查閱后,方可提交ISEF申請參賽。若相關內容有所更新,需要重新申請獲批。
開始實驗后,每位學生或每支隊伍必須提交至多250字(1頁)的科研總結,建議包括實驗目的、流程、數據和結論這些內容(a.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b. procedure c. data d. conclusions)。ISEF不強行規定學生提交科研數據總結和論文(A project data book and research paper),但強烈建議學生提交,有助于評審。地方性科學展覽會可能要求學生必須提交科研數據總結和論文。
學生進行的科研項目可以隸屬于專業科學研究大項目,但學生提交的科研項目部分必須由學生獨立完成,具備完整性。
若科研涉及人體實驗、脊椎類動物、潛在生化危險等,需要額外的申請審批。這些因素通常會決定學生是否可以參賽,常見雷區可參考: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international-rules/fail-to-qualify/。
競賽完整規則: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international-rules/rules-for-all-projects/
參加 ISEF決賽的晉級條件
中國區ISEF參賽選手均是從“全國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中學生英才計劃”、四川科學工程大賽(國內的外籍學生)等國內頂尖賽事與項目中脫穎而出優秀學生代表。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根據RegeneronlSEF的國際規則,參賽選手必須為一個地區科技競賽的優勝者。目前,根據我國地理分布和青少年科技活動發展水平,全國共劃分為8個賽區,作為Regeneron ISEF的附屬競賽,按各賽區來選拔選手參賽。
英才計劃
"英才計劃"是晉級ISEF概率最高的途徑,面向20個省市的九、十年級、學科成績排名年級10%或綜合成績排名年級前15%的學生,讓他們在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激發科學興趣,提高創新能力,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涌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明天小小科學家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背靠中國科協,由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和周凱旋基金會聯合主辦,是一項面向高中生的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活動,旨在培養和獎勵具有科研潛質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擁有個人科研成果、品學兼優的高中生可自由申報,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科研能力的綜合素質考察,選出130名優秀學生,頒發不同等地的名次獎項、以及獎學金扶持。
Regeneron Cup Sichuan Science Fair,ISEF四川科學工程大賽,由Regeneron China, International Schools Consortium, and Chengdu International School聯合舉辦,面向在中國生活學習的9-12年級的外籍學生,或是持有外國永久居住權的學生(如美國綠卡、加拿大楓葉卡等),由學校組織報名。最終,獲勝的隊伍有機會獲得直通美國ISEF決賽的機會。
在晉級ISEF決賽之前,學生需要先參加自己所在州的附屬賽。
以加州為例,學生需要先參加ISEF在當地的地區賽,獲獎者晉級州賽,再到ISEF決賽由于每個州的學術水平、華裔數量不同,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ISEF 全球總決賽的時間一般在每年五月份,而美國不同州的附屬賽事時間則各不相同,早的在前一年秋季開始,晚的在當年春季開始,一般建議的準備起始時間為美高10年級的9-10月。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參加Regeneron ISEF香港賽區預選賽基礎
青創賽的一等、二等、三等獎獲得者有機會獲得晉級?ISEF的門票。獲得20-21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得獎者,可直接進入2022 ISEF香港賽區預選賽決賽。
參賽資格
參賽學生需要為2022年5月1日之前未滿20歲,在注冊香港學校就讀,且在2021-22?學年為中三至中六的全日制學生。可以單人參賽,也可以≤3人組隊參賽。
參賽方式
參賽學生需根據?ISEF香港賽區地區賽要求,完成所需表格和文件的填寫。填寫完成的申請表連同所有必要文件的紙質報告,需按照提交份數打印好,并在2021年12月3日前郵寄或親自遞交至HKNGCA。
Team Canada為加拿大的ISEF預選賽,面向在5月1日未滿21歲的9至12?年級的加拿大學生,有加拿大國籍或綠卡的學生均有資格報名參加。申請者需向Team Canada在線注冊系統提交全套表格,通過評選委員會遴選后在截止時間前提交報告,經面試,最終成功入選的學生將在在線注冊系統中被提升為參加?ISEF的Team Canada決賽選手。
戈登·摩爾大獎
The Gordon E. Moore Award
這是屬于整個大賽的最高級別榮譽獎項,獎金高達75,000美元。
再生元基金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
(The Regeneron Foundation Young Scientists Award)
在所有學科中最優秀的兩名選手或團隊,也就是整個大賽的第二、三名,會分別授予5000美元的獎金。
達德利·赫施巴赫SIYSS獎
The Dudley R. Herschbach SIYSS Award
三位中獎者將會得到免費參與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Seminar),包括參加位于瑞典的諾貝爾頒獎會。(參與者需在12月諾貝爾獎晚會時已滿18周歲)
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學科最佳獎
Regeneron ISEF Best of Category Awards
分別從每個學科分類中選出第一名目,授予5,000美元的獎金,并有機會參與競逐戈登·摩爾大獎和再生元基金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其項目所代表的學校或者團隊也將獲得1000 美元的獎勵。
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大獎
Regeneron ISEF Grand Awards
在每個學科中分別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等獎,對應3000, 1500, 1000, 500美元獎金。
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專項獎
Regeneron ISEF Special Awards
由來自不同學術領域的學會、科技企業等專業機構提供,以下是部分名單(按英文字母排序):ACS 美國化學會、AMS 美國數學會、APA 美國心理學會、ASA 美國統計學會、ACM 美國計算機學會、IEEE 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NASA 美國宇航局、Oracle Academy 甲骨文學院。